男氣切寫下擔憂2子女 妻難分身工作4口靠不到萬元補助苦撐
未結案

男氣切寫下擔憂2子女 妻難分身工作4口靠不到萬元補助苦撐

基金會編號:A5932  「家人小孩經濟問題,希望早日回歸正常人生活。」54歲的阿評(陳岳評)躺在病床上,他今年3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導致氣切,無法說話且必須用氧氣機,看著一旁來回醫院、家中奔波照顧他的43歲妻子阿妤,他掉下淚來,並在紙上寫下這幾句話,表達內心的擔憂。「我先生今天早上發燒,剛剛送急診」,6月初,記者在前往阿評家訪視途中,接到妻子阿妤緊急來訊,記者隨即至醫院關懷阿評狀況,只見阿妤滿面愁容的坐在阿評身旁,看著躺在床上氣喘吁吁的阿評,阿妤說,先生今年3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送急診已氣切,好不容易於5月28日才從養護機構返家,沒想到才回家8天,又因發燒感染送急診。左圖為43歲阿妤(左)在醫院協助照顧54歲先生阿評(右),阿評氣切說話困難。李佳玲攝。右圖是阿妤(右)利用照顧先生空檔抽空返家看顧就讀國中及小學2子女。李佳玲攝阿妤無奈說道,自己與先生育有2子女,分別就讀國2及小5,而其實已逝公公生前肺也不好有氣喘,由先生全心照顧近5年多,起初靠著自己做房務、清潔等工作及婆婆擺攤賣魚共同支應家計,「先生以前有抽菸,但身體狀況還可以,沒想到2年前開始身體常出狀況。」阿妤接著說,公公病逝後,先生在6年前到公所當約僱工,那時自己也在公所做安心上工,2人原在同一單位,但自己做了2個月後就調到風景管理處當清潔工,並與婆婆5口同住,生活還算穩定,但後來婆婆關節退化,沒繼續賣魚,「只是先生個性大男人及固執,加上我從大陸嫁來,跟婆婆之間相處上有摩擦,5年多前我搬出去到附近租房子,雖然如此,但孩子生活費由先生負責,就學費用就由我支付,偶爾他月底生活費不夠用,我也會幫個幾千元。」緊握住阿評的手,阿妤不捨說,夫妻先前雖然分居,但彼此都會互相關心,「去年7月先生就因喘不過氣,請我帶他到醫院,結果才剛急診不到幾分鐘,他就休克暈過去緊急插管,還好那次先生命大,3天後就穩定拔管出院,只是從那次過後,他身體越來越虛弱,也沒有體力再繼續做原本的綠化園藝工作,只能改到公園收垃圾。」阿評因說話困難透過紙筆訴說內心的擔憂及期盼。李佳玲攝阿妤說,只是到了今年3月先生又突然送急診,「我知道他氣切後沒行動能力,所以我搬回家跟孩子一起住,來回醫院、家裡照顧他跟孩子,其實當看到先生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模樣,對我來說,過往與先生的爭吵其實都不重要了。」阿妤說,先生從3月住院到5月,後慢性肺阻塞嚴重必須氣切,5月出院後先使用喘息服務住養護中心,只是喘息服務只到5月28日,「本來以為他回家後,我可邊顧他再去工作,但他返家後必須抽痰,隨時都要有人在旁,已無法工作,沒想到回家沒幾天,現在又要住院了。」 阿妤也說,這些年婆婆有輕微失智加上關節退化,自己返家後因沒能力再幫忙顧婆婆,因此請住外地小叔將婆婆帶回照顧。一旁的阿評聽到後,也用手示意太太來回醫院奔波,並用手了比了比太太,表示最擔憂阿妤的辛勞。摸了摸阿評的肩膀,阿妤眼眶泛淚的說,夫妻一場孩子又小,縱使再累再辛苦也要承擔照顧,「我不辛苦,生病的人才辛苦,現老天爺給我們關了一扇門,一定會幫我們開一扇窗,你不要想太多,全家人給你加油打氣,你是我們家的頂樑柱,沒事的。」聽到阿妤所說,阿評也忍不住情緒,默默掉下淚。阿評(右)因體弱躺在床上,因氣切及使用氧氣機說話困難,他想起太太的辛勞及年幼2子女難過掉淚,左為妻子阿妤。李佳玲攝採訪至傍晚,阿妤又趕至學校接2個孩子返家,她先請護理師協助看顧一下阿評,記者隨著阿妤腳步來到阿評1樓的房內,屋內擺放租來電動床及氧氣機與幾罐營養品。拿起抽痰管,阿妤說,先生呼吸衰竭嚴重,醫生原盼他返家休養,可透過練習自主呼吸脫離氣切氧氣機,「只是躺太久了腳也沒力氣走路,每個月尿布、營養品跟抽痰管這些耗材加起來,一個月最少要5千多元。」就讀國2的女兒小欣也說:「我跟弟以前有去看過爸工作的樣子,但他都必須揹著吹葉機在大太陽底下在風景區裡,跑上跑下很辛苦。」小欣說,爸從去年生病後就越來越瘦,每次跟著媽媽去醫院看爸時,「他都是皮包骨的樣子,吃的很少,也很憔悴……」 就讀小五的小兒子小廣則說,以前假日最常跟爸去抓寶可夢(手遊),可是爸這半年來常出入醫院,回家不到幾天又送急診,「從去年開始,因為媽媽覺得爸的狀況不太好,所以就叫我跟爸一起睡,結果3月時,有天凌晨5點多,爸突然叫我起床,跟我說他喘不過氣,我趕快打電話叫救護車……」小廣說,希望爸不要再擔心家裡,「也很想爸爸不要再一直去住院了。」小廣的班導謝老師則說,小廣父母對孩子都很關心,從去年開始爸爸就因為身體的狀況影響到工作,「學校也都會幫忙申請相關獎學金,讓孩子多參加不同社團,分散注意力,知道這陣子媽媽要忙著照顧爸爸,假日我也會帶著孩子出來騎腳踏車,減少家長照顧辛勞。」謝老師提到,小廣的父母親為人都很客氣,每當學校申請到補助及獎學金,他們總懷抱著感激的心情,只是真的這半年以來陸續發生許多事情,家裡確實是辛苦需要幫助,學校也協助通報脆弱家庭一同關心。」社福中心社工說,阿評家為中低收,現僅領有阿評重度身障津貼每月5437元,並已通過全聯慈善基金會補助1萬元,協助申請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若通過2個孩子各別可領每月2197元,每月共4394元。與阿評家認識10多年的附近早餐店老闆則提到,從阿妤10多年前嫁到台灣就認識他們一家人,「這2年來阿評的身體一直出狀況,太太又為顧2個孩子沒辦法工作,他們若有來吃早餐,我都會算便宜一點或就不跟他們收錢,而阿評雖已氣切體弱,但他意志力很堅強,相信他會為了孩子努力撐下去。」阿妤(右)說,先生出院返家也必須使用氧氣機還有抽痰管等耗材,每月營養品、尿布等開銷將近5千元,一旁為就讀國2的女兒(左)、就讀小5兒子(中)。李佳玲攝阿評弟弟說,家中僅兄弟倆,父親過世多年,從哥3月倒下後,已將媽接來照顧,無力再多幫忙。阿妤提到,自己在台無親友難多協助,原手邊存的10萬多積蓄,從去年底先生病倒後皆已用盡。公所急難救助承辦人提到,因阿評從去年底就經常出入醫院,公所已協助申請兩次急難紓困共4萬,及縣府急難金、公所急難金共1萬4500元,並轉介1當地宮廟慈善會補助單次1萬2千元,「阿評跟太太都在公所工作,同仁們都很關心他們的狀況,政府能協助的資源都已幫忙申請,先前阿妤至公所來領補助時,提到先生的狀況跟未來的擔憂,她煩惱到哭出來,故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協力」。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善助窘困。(李佳玲/綜合報導)基金會編號:A5932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暖流】男氣切寫下擔憂2子女 妻難分身工作4口靠不到萬元補助苦撐 詳全文      

線上捐款
蘋果基金會作業說明
最新消息
  看更多
蘋果慈善基金會希望匯聚讀者的關懷,幫助角落貧困弱勢族群;也歡迎讀者及社福機構轉介亟待援助個案。我們相信,逆境不是絕路,只要您一點奉獻,他們的生命就有了轉彎處。
  • 語音查詢
    (02) 6600-9980、0809-008585
  • 服務信箱
    hope85@apcharity.org.tw
  • 服務時間
    10:00~19:00
設立許可機關日期: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中華民國92年3月6日北市社二字第092316666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