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暖流】男癌復發驟逝 婦攜2子悲嘆「過年沒有爸爸陪了」

採訪/攝影 張嘉恬

基金會編號 A5271:線上捐款

醫院後方的靈堂裡,13歲讀國一的小軒看著得年47歲的爸爸阿成遺照,激動啜泣、身子抽搐地跪進靈堂向爸爸牌位移動,一旁他40歲的媽媽阿婷(王思婷)抱著5歲小兒子小典,專注定睛地直視亡夫遺像,阿婷臉上看似無兩行淚,其實是因為未來得獨力扛下撐養2子的責任而必須堅強。

記者於去年(2021)底前往醫院關懷阿成時,他因頰黏膜癌四期住院治療,妻子阿婷長時間在旁照料,當時體弱昏沉的阿成,不時從床上坐起又躺下,直說:「我要去工作,還有小孩要吃飯。」未料當時他「拼拼看,擴散到骨頭還是要醫啊!」話語言猶在耳,阿成卻於訪視後沒幾天,因頸動脈腫瘤破裂失血而猝逝。

阿成猝逝,妻子阿婷(中)強忍悲慟,為了13、5歲(右)兩子必須堅強。(阿婷提供)
阿成猝逝,妻子阿婷(中)強忍悲慟,為了13、5歲(右)兩子必須堅強。(阿婷提供)

阿婷說,阿成生前為卡車司機,收入視大小月不定,每月平均4萬多元,加上她便當店零工收入至多2萬元上下,支應房租9000元與4口開銷,生活簡單。阿成1年半前確診頰黏膜癌,介於1至2期之間,醫生評估不需化放療,當時僅進行皮瓣重建術,病況穩定再返職場撐家,提及亡夫生前盡責養家,阿婷終究難忍悲痛,情緒稍緩後,她說,阿成去年(2021)5月復發,做了3個月化放療後未充分休養,「為了多賺一點,認真考上『危險物品運送證照』後跟車實習,天氣正熱,放療傷口曬到發黑流湯汁,去年(2021)底再度復發已經4期,才要住院治療,不到1個月就走了」。

阿婷接著說,阿成生前工作收入全數交由她理家,自己每天僅留2、300元零花,一家4口生活平凡中有平安,日子過得穩當踏實,「在醫院有很多病友控制得很好,本來我心裡有準備,以為老公未來就算沒辦法養家,至少他顧小孩,我辛苦一點沒關係,只是現在我的頭腦還在天旋地轉,年關要到了,看到手機程式跳出小孩成長、慶生的全家回憶照,回神一下,心裡一陣酸,才接受老公已經走了的事實,小兒子還小,今年過年沒有爸爸陪,不知怎麼跟他解釋」。

訪視時阿婷5歲的小兒子小典感受到媽媽落寞情緒,也似乎察覺到靈堂四周其他喪家的哀戚,他看了一下爸爸阿成牌位上的遺照,純真地問媽媽:「爸爸去哪裡了?」莊嚴肅穆、寂寥冷清的靈堂,就像阿婷頓失支柱的內心,空蕩且失依,阿婷引領兩子上完香後,安撫小典:「爸爸去另外一個新家了」,只見懂得察言觀色的小典,瞬間爆哭嚷著:「騙人!爸爸是不是死掉了?」

阿婷花了數分鐘開導小典,提及爸爸到天堂,在那裡保佑全家,小典不放棄地追究:「那爸爸什麼時候回來?」面對幼兒對亡夫的牽絆依戀,阿婷一時語塞,只能待時間淡化這份尚待稀釋的傷痛。

阿成(左)生前住院治療期間,仍掛心2子與妻兒生計,不時嚷著要返工作崗位養家。張嘉恬攝
阿成(左)生前住院治療期間,仍掛心2子與妻兒生計,不時嚷著要返工作崗位養家。張嘉恬攝

阿婷說,13歲子小軒為她早年一段婚姻所生,她與阿成再婚後再育有小典,阿成視小軒如己出,阿成住院躺臥病榻期間,獨立乖巧的小軒在家自理生活,讓媽媽專心顧癌父,每天電話視訊關懷爸爸病況,如今小軒突然喪父,「想到兒子沒了爸爸,也提醒我不能一直傷心下去,2個小孩現在更需要媽媽,還有這個責任,我才有勇氣、力量」。

小軒對記者說,手上的小米手錶是某年生日爸爸送給他的,聽媽媽說,爸爸把每天媽媽給的零用錢一點一點存下來,「湊到800多塊後買送給我的,以後每次看時間都會想到爸爸,希望爸爸在天上永遠保佑我們」。

阿成父親在其幼年已逝,已婚的弟弟擔負照養老母與2名就學孩子的生計重擔,協力有限。阿婷有3名兄長,自阿成確診癌病後近年已共助數十萬元,阿婷76歲父親說,女婿在正值奮鬥的年紀結束人生,他和阿婷媽媽有說不出的難受,未來女兒和2個孫子的路還很長,想到她要扛這樣的重擔,「我更捨不得,這陣子協助女兒一家的錢還是用房子貸款來的。我們年紀大了沒體力,在家幫忙帶兒子的小孩,想幫阿婷真的心有餘力不足,我每天鼓勵女兒,人生任務未完成,要堅強,顧好自己,爸媽永遠愛她、永遠給她力量」。

阿婷說,5歲兒子小典就讀大班,圓滿先生後事,她預計年關後再返便當店工作,傍晚5時半下班可配合接小典下課,只是工作收入2萬多、2兒中低收兒少扶助4090元加上勞保遺屬年金3000多元,每月共近3萬元,扣除房租9000元後僅約2萬元難撐3口開銷。里長表示,已協辦公所急難紓困及民間慈善會急難金協助喪葬,「但阿婷2子尚年幼,未來路漫長,阿婷1人撐持實在艱辛,所以幫忙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急難金撥款紓困。(張嘉恬/綜合報導)

阿婷的13歲兒子小軒乖巧獨立,阿成生前長期住院時,他在家烹煮水餃自理晚餐。張嘉恬攝
阿婷的13歲兒子小軒乖巧獨立,阿成生前長期住院時,他在家烹煮水餃自理晚餐。張嘉恬攝


基金會編號 A5271: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感謝在此艱困時期,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感謝在疫情與生活壓力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可利用以下方式進行捐款:

1.線上捐款 或點選下載:信用卡表格 (電腦版),填妥資料並簽名(與信用卡同式之有效簽名),傳真(02-66016407)或mail至基金會(hope85@apcharity.org.tw)

2.郵局劃撥 

帳號:19760252

戶名:蘋果慈善基金會

請於劃撥單左邊通訊欄註明您欲指定捐助對象之基金會編號

3.ATM轉帳或銀行匯款

帳戶名稱:財團法人台北市蘋果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簡稱"蘋果慈善基金會"亦可)

銀行名稱:台新銀行建北分行 (銀行代碼:812) 

帳號:068-101-209-00000

轉帳完成後再請來電基金會(或電郵至基金會信箱:hope85@apcharity.org.tw )提供帳號後五碼、指定轉交的基金會編號,以及收據開立之姓名、電話、地址等資訊,基金會將為您記錄捐款資料

4.郵寄現金與支票:

支票抬頭為:蘋果慈善基金會

將支票或現金及捐款者基本資料,掛號郵寄至「114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38號‧蘋果慈善基金會收」。若有指定對象,請在信封上或來信及表格中附上註明基金會編號

您指定透過蘋果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基金會專線:0809-008585,02-66016999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使用手機者)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使用手機者)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使用電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