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蘋果】珍貴的9年親情 粗工婦拉拔4子女長大再次的感恩
「先生生病9年多,我想他是看到孩子都成年,終於放下心,在2年前離開我們…。」49歲的林素蘭提起已病逝2年的先生阿義,仍難過的直掉淚。11年前,48歲正值壯年阿義因騎車自摔,意識不清癱瘓臥床,家中僅靠林素蘭在工地做板模工扶養就讀大學、國中及國小的4子女,回憶起這麼多年來的歷程,她感恩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11年前愛心,在家中最困苦時給予力量支撐,讓她不用為先生醫療費用擔憂,能安心拉拔4子女長大。
來到林素蘭租屋處,屋內打掃得乾淨整潔,牆上放著女兒們親手製作小看板,上面貼滿全家照片,林素蘭看著照片欣慰說,4個孩子都已20多歲,都在外地工作,這幾年全家僅有過年、清明節才有機會團聚,「因為11年前先生倒下時孩子們知道家裡很辛苦,因此都很獨立,現在他們也都有工作,能負擔自己的生活費,不用讓我擔心。」
接著,林素蘭從資料夾內拿出11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協助的報導剪報,林素蘭說,自己很珍惜這份報導,縱使這幾年,搬過好幾次家,都好好保存,「我希望讓未來的孫子女都能夠看到,知道我們曾經在家中最辛苦時,受到許多人的幫助。」
看著當年的照片,林素蘭回憶起過往生活,她說,先生在世時很顧家,車禍重傷前夫妻倆同在工地做板模粗工撐6口家,「11年前,那天晚上我接到醫院打來的電話,說先生騎摩托車自撞出車禍,我趕到醫院時,他已昏迷不醒,後來醫生說先生是顱內出血,必須馬上開刀,我真的很怕、很慌,一想到最小的孩子才讀國小,萬一他就沒醒來了該怎麼辦…。」
縱使內心掙扎無助,但林素蘭說,當下只想著不希望孩子沒有爸爸陪伴,因此,她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都想救先生,就算未來很辛苦也沒關係。」只是,術後阿義仍是昏迷不醒,加上有氣切緣故,必須送到養護中心安置,但每月安置費扣除政府補助後,林素蘭仍要自負將近1萬元。
林素蘭說,自己在工地做粗工,月賺2萬多,但房租就要8千,「很難負擔先生養護中心安置費差額,當時朋友告訴我,可以試著找蘋果慈善基金會幫忙,我才決定要打電話過去求助試試看。」
2011年7月底時,蘋果慈善基金會接到林素蘭來電求助,基金會記者前往訪視後,先自讀者「不指定」捐款中提撥急難金2萬5000元協力,當時的《蘋果日報》暖流於2011年9月8日披露《女工扛鐵條 苦撐養6口》(基金會編號:A2563),並轉贈769筆讀者捐款共56萬5968元。
回想起11年前的協助,林素蘭說,因為有這筆善款,自己才能夠好好工作顧孩子,「先生倒下前3個月,狀況很不穩定,我必須常半夜跑醫院,難穩定工作,一個月收入可能不到1萬元,雖然有低收及家扶補助每月共1萬6千多,但扣掉房租8千後,生活仍然辛苦,因此還好有這筆56萬多元捐款,能夠協助先生養護費用,蘋果慈善基金會按月兌現,幫了家裡將近4年多的時間。」
林素蘭說,當時先生雖然都住在養護中心,但自己跟孩子只要有空時,就會去探望他,「孩子們想爸爸就會去看他,陪他說說話,慢慢的,他從昏迷不醒,到有一天我們和他說話,他好像認得我們,兒子問他說,你知道我們是誰嗎,他聽到後會眨眼,也會動動手指頭,甚至能點頭回應。」
林素蘭說,只是先生還是在2年前病逝,「現在回想起來,他也很辛苦了,為了我們一直撐著,我和女兒都覺得,他可能是看到他們都大了,終於放下安心離開。」
林素蘭說,11年前獲得蘋果慈善基金會協助後,雖舒緩了家中的經濟,但孩子們都很乖巧體貼,所以大女兒還是決定先休學當志願役,分擔家計,想讓弟妹們能夠好好讀書。
林素蘭也說,今年已29歲大女兒7月從志願役退伍,已婚準備要生第二胎,25歲的次女則在南部工作,24歲的老三小芯則在服飾店上班,21歲小兒子小群2年前也決定投入海軍志願役。
記者電訪在外地工作3女小芯,小芯說,爸爸倒下時自己才讀國一,對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我只記得醫生有說爸爸可能會變植物人,那時年紀小,不懂原來住養護中心開銷這麼大,記憶裡媽媽就是很累很辛苦,等我現在出社會後,回想這一切,才發現若不是這份幫助,我們家真的很難撐過來。」
小芯說:「謝謝大家,讓我們能夠有和爸爸這些年的相處,我很珍惜那段時間,可以想見到爸爸,就去養護中心看看他。」小芯也說:「雖然我們和捐款人彼此都不認識,卻因為你們的愛,讓我們生活能夠穩定,真的很謝謝。」
當年才10歲的小兒子小群,目前已21歲,小群說,若沒有這份協助,爸爸可能很快就會離開,「讓我們能夠多與他相處,我和姊姊的想法一樣,相信他是看到我們長大,終於放心才安心離開,真的很謝謝大家,未來有能力時我也想向各位一樣付出愛心去協助其他家庭。」
林素蘭也說,這些年因為自己做粗工緣故,長期搬重物,導致腰椎疼痛,這幾個月都在復健,但若有較輕鬆的工作也會去做,「雖然我們還是沒能買一個家只能先租屋,但至少孩子們都大了,我的負擔也減輕很多。」
林素蘭說,自己走過先生倒下獨自扛家辛苦,盼用這段經驗鼓勵遭逢同樣狀況的朋友,「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我想孩子們也是看到我的不放棄,知道媽媽很努力,所以都很乖巧獨立,不會讓我擔心;而社會上有許多善心人士,只要你不放棄,就會有人願意給予幫助的。」
從事工程師工作的翁子明從12年前開始,不定期參與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急難家庭服務,「對於蘋果慈善基金會,我一直覺得很有公信力,今年9月收到蘋果慈善基金會以電子信件通知因《蘋果日報》及《蘋果新聞網》相繼停刊停網,蘋果慈善基金會獨立網站持續服務作業說明,我也捐款支持『不指定基金』,畢竟基金會要持續運作,才能協助更多需要的家庭。」
翁子明提到,自己收入穩定,因此更要多付出愛心,「蘋果慈善基金會都有請里長、社工一起陪同見證轉交善款,針對服務過的弱勢家庭也有後續追蹤報導,讓我更加信賴,這次聽到記者與我分享,林素蘭一家走過急難,孩子們也有工作,讓我很感動,畢竟遇到家中支柱倒下,孩子又小,更需要人拉一把才能撐過。」(李佳玲/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感謝在此艱困時期,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感謝在疫情與生活壓力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