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蘋果】小農夫婦挺過9年癌病難關 4口家擁平凡幸福且展開回饋
「因有媽媽曾罹乳癌經驗,我之前擔任護理師時對待病人更有同理心,特別是癌症病人,很多都是獨自至醫院治療,我都會給予較多傾聽跟關心,用媽媽的例子鼓勵他們,真的非常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9年前對家裡幫助,讓媽媽能抗癌成功,我也能完成學業。」27歲曾任護理師的奕君(曾奕君)年初返鄉與父親一同務農,與父母、弟弟住在山中平房,4口生活簡單樸實,她感恩9年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對家中的協助,現在才能守護住這份平凡的幸福。
9年後,蘋果慈善基金會記者再度前往奕君位在花蓮富里鄉半山腰上的家,由於地處偏遠,奕君父親特別開車來載記者,從市區準備入山前,奕君54歲父親潘萬義指著一旁田地說,從這到山邊,都是自己所租的田地,過往種稻米養家, 2個孩子從小都會幫忙農務,只是今年初太太因車禍,行動不便仍復健中,因此女兒才先辭掉護理師工作返家照顧,並幫忙務農。
提起過往生活,奕君47歲母親美芳說,種田就是看天吃飯,加上種稻半年收成一次,生活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若一期稻子沒顧好,有時扣掉田租成本等都會虧錢,平均下來每月僅有1萬多,所以除務農之外,我跟先生都會再去打零工維生,生活很難再有多的存款。」
憶起罹癌狀況,美芳說,9年前發現罹患乳癌時,2個孩子長女奕君剛升專3,小兒子則升國1,「以往我月經來前胸部就容易腫脹,但那次脹的時間很久,甚至有次先生不小心碰到,我就說很痛,他覺得不太對勁,要我去醫院檢查看看,結果就發現是乳癌第3期,加上腫瘤較大,醫生建議先做化療再切除。」
潘萬義說,太太個性一直都很樂觀,「罹癌後反而是她還鼓勵我們不要想太多。」美芳接著說,因婆婆也是乳癌病逝,所以當下知道罹癌時,反而擔心先生的情緒,「先生知道我生病時含著淚跟我說,醫學很發達我們要一起相信醫生,我為了不想讓他們擔心,也調整自己的心態,盡量用樂觀正面的心去面對這一切。」
美芳說,因家住的偏遠,單趟至醫院就要2小時,那時家裡也沒車,固定每周1次要到醫院住院打化療,原想說坐火車去,只是副作用太嚴重身體虛弱,根本沒辦法搭車,只好租車前往,光是交通費就是一大開銷,「那時我什麼都吃不下,也吐得很嚴重,沒辦法再繼續務農,家計就靠先生1個人,而奕君在外地念護專,所以只有兒子能幫忙一起種田,但先生為了照顧我回診治療,也影響到務農及打零工時間,收入常常不到2萬,而一個月醫療交通費就要4千元,生活真的辛苦。」
潘萬義說,當時家中無任何補助,太太生病後至公所申請急難救助,里幹事知道家裡狀況後,通報至蘋果慈善基金會,基金會記者前往訪視後,先自讀者「不指定」捐款中提撥急難金3萬元協力,當時的《蘋果日報》暖流於2013年8月15日披露《12歲童割稻 籌癌母醫費》(基金會編號:A3149),並轉贈856筆讀者捐款共58萬8356元,開立26張支票協助家中2年多的時間。
美芳說,當時化療、手術加上電療等,前後將近1年時間,後續則吃荷爾蒙藥物及定期回診追蹤,到去年醫生檢查後覺得狀況穩定很多,已停掉荷爾蒙的藥,今年開始也改為1年回診一次即可。美芳提到,罹癌至今自己都保持樂觀正面心態,「如果我哭哭啼啼,那孩子、先生就會更難受,家裡氣氛也會很糟,我想能恢復到這麼穩定,心態也是一個關鍵,另外最感謝的還是蘋果慈善基金會的捐款人,原本家裡經濟較吃緊,常一菜一湯就是一餐,我生病後沒多的錢買營養品,常都是喝菜湯稀飯,營養都不太夠,有了這筆善款後,讓我可以安心喝營養品,體力也較好,不用為交通費孩子生活費擔心。」潘萬義說,自己較不擅於表達,但這9年來太太病情穩定,孩子們也都成年,真的非常感謝各位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的愛心幫助。
接著,奕君從一旁的紙箱中內拿出幾包真空包裝米,奕君說,這幾年在公所輔導下,爸媽也建立自有品牌「狄姆蘭」賣自家產的小農米,「我原在醫院當護理師,但作息日夜顛倒,身體不太好,加上媽今年初車禍被撞,行動不方便需人照顧,所以才先辭掉醫院工作返家,現在媽媽狀況好多了,可慢慢走路,我也跟著爸一起務農,常到外縣市擺攤販賣自家的米。」
奕君說,品牌名稱「狄姆蘭」就是阿美族語南邊意思,想要傳達好吃的狄姆蘭米位在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的南方,「我們種植的稻米因靠近山區加上用純淨山泉水灌溉,使得狄姆蘭米相較於其他地區生產的米,米粒更加渾圓飽滿,香氣也特別充足,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可以臉書搜尋狄姆蘭的米。」
美芳說,21歲小兒子3年前高中畢業後則在鄰近飯店工作,家中生活雖仍不富裕,但一直惦記曾接受過許多人恩情,「這幾年只要有至醫院回診,我都會帶些米捐給醫院讓他們去義賣,賣出的錢就能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雖然能力有限,但也想奉獻自己的一點心意,最後我除了再次感謝大家的幫助外,想鼓勵罹癌的朋友,用正面的心去面對一定能走過的。」
「小女孩花室」創辦人陳小姐自2021年6月起不定期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指定個案、「助學專戶」及「不指定急難救助金」。陳小姐說,自己原生家庭辛苦,過往生命經歷中也曾遇到低潮差點走不過,還好有朋友協助才挺下來,2年前創業後,就盼能奉獻己力回饋社會,所以開設花藝教室後,固定捐出每月營業額5%從事公益,「選擇蘋果慈善基金會就是看到他們幫助到的是因醫病需求突發狀況的家庭,我認為生病的當下一定都是很辛苦的,此時更需要有一雙手支撐他們。」
記者也轉述美芳家的現況與陳小姐分享,陳小姐說:「知道他們已走過艱辛路,孩子都有完成學業,甚至能成為護理師,真的覺得很感動。」
已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5年的郭昱賢先生則說,自己起初是捐助指定個案,「後來發現每一個家庭都很辛苦,且看到蘋果慈善基金會說明『不指定急難救助金』專戶會在第一時間訪視個案時,從中提撥急難金協助,因此後來我也捐至『不指定急難救助金』,希望是可以最快幫忙到這些家庭,同時在《蘋果日報》結束後,我得知蘋果慈善基金會要自行負擔行政、手續費,真的很辛苦,更加深我願意持續支持『不指定急難救助金』,希望蘋果慈善基金會的服務可以持續。」
郭昱賢也說,自己很幸運擁有穩定的家庭經濟,目前從事投資工作,只要有所獲利,就會多捐款付出,「人總都會有運氣不好遇到低潮時,還好他們家已經挺過,祝福他們未來平安順遂,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今年10月加入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行列的泰淼企業行江先生則說,自己因想捐款做公益,上網搜尋合適慈善團體,「看到許多人推薦蘋果慈善基金會,因我也有孩子,所以特別指定捐助2戶有年幼孩子家庭及『助學專戶』,另外在捐款前我也上了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了解,覺得財務十分透明,讓我很放心,因此也捐助『不指定急難救助金』支持蘋果慈善基金會運作。」江先生也說,捐款者多數都是希望能救急不救窮,「聽到記者分享美芳一家能夠重新站起,並且靠自己力量自立,讓我感到很開心,也覺得大家的善款是真正有幫助到他們。」(李佳玲/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感謝在此艱困時期,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感謝在疫情與生活壓力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