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暖蘋果】空手道單親爸昏迷指數3康復之路 「謝大家給機會再撐家伴女成長」

採訪/攝影 李佳玲

「感謝社會大眾10年前,幫助我們林家度過最低潮的時候!」相隔10年,記者再至48歲林國浚家中關懷,一踏入門內就看見2012年《蘋果日報》暖流版的剪報,放置在客廳書桌旁的資料夾內,林國浚拿出剪報,提起當年曾受過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大家拉一把,話語中充滿感激。林國浚說,自己真的很幸運,加上十分努力復健,所以10年前雖曾因中風昏迷病危,但到現在幾乎好了,且在8年前找到送貨員工作,20歲女兒則在壽司店工作,家裡的生活及經濟狀況都相對穩定許多。

看著當年的報導,林國浚指著照片中躺在病床上的自己:「我是單親爸爸,生病時才38歲,女兒讀小5,全家靠我在螺絲工廠支撐,同住母親罹肺腺癌,沒想到我又突然因中風倒下,父親1人難以扛起照顧我跟母親。」回憶起10年前倒下日發當晚,林國浚說,自己身體一直都好,年輕時練就一身空手道專長,曾參加縣運比賽奪牌,「我還記得10年前那一個晚上,我在電腦前找資料,突然一個起身一陣暈眩,便開始頭暈冒冷汗,當下我就覺得不太妙,連忙叫醒當時才讀小5的女兒,請她快點下樓請阿公打電話叫救護車,之後的印象就很模糊,最後只記得救護人員扛著我下樓。」

左圖為10年前林國浚(右)中風癱躺在床,一旁為罹癌老母及父親。向高彬攝。右圖為林國浚(中)已回復健康身體工作撐家,與父親(右)及女兒(左)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李佳玲攝
左圖為10年前林國浚(右)中風癱躺在床,一旁為罹癌老母及父親。向高彬攝。右圖為林國浚(中)已回復健康身體工作撐家,與父親(右)及女兒(左)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李佳玲攝

一旁76歲父親林水連繼續說,回想起來還好兒子有警覺心,一不舒服就知道必須要叫救護車,加上家裡離醫院僅5分鐘車程,送醫後便馬上進行開腦手術,「醫生說兒子是蜘蛛網膜顱下出血,還好沒有超過黃金期,才有機會搶救回一命。」

林國浚說,當自己再次恢復意識時,已住院1個多禮拜,醒來時,手腳都沒力無法動,那時最辛苦的就是爸爸,因母親癌末,他要顧媽媽還有女兒,「因此只能夠請看護照顧我,但家裡少了我的收入,又多了看護支出真的辛苦。」

林水連說,很感謝當時里長及鄰居們先幫忙一些錢,但還是不太夠,後來是透過里長請里幹事關懷,里幹事轉介至蘋果慈善基金會,基金會記者前往訪視後,先自讀者「不指定」捐款中提撥急難金3萬元協力,《蘋果》暖流於2012年10月7日披露《空手道高手中風 癌母慟》(基金會編號:A2888),並轉贈673筆讀者捐款共57萬4096元。

想起這份襄助,林水連感謝的說:「真的是還好有這份幫助,才能請看護照顧兒子,他才有機會好起來。」林國浚則說,但是罹癌的母親在報導刊出不久後於10月中病逝,「還好有這筆善款幫忙當時母親喪葬費所需,我當時躺在病床上,心裡真的很煩惱往後該怎麼辦,畢竟家裡就都只能靠我而已,我和自己說,別人如果要復健10天才能做的動作,我要更努力5天就要能做,要快點好起來工作才行。」

林國浚(中)與父親(右)及女兒(左)看著2012年《蘋果日報》暖流版的剪報,感謝大眾曾給予的協助。李佳玲攝
林國浚(中)與父親(右)及女兒(左)看著2012年《蘋果日報》暖流版的剪報,感謝大眾曾給予的協助。李佳玲攝

秉持這樣的想法,林國浚說,自己復健半年後基本生活狀況都穩定,但眼睛仍有複視,看東西都會重疊,大概過了1年才比較好,「回診後時醫生請我做好幾個動作,像是張手握東西,蹲下等等,我都做得很好,連醫生都嚇了一跳我進步的真的很快。」林國浚也說,因考量曾中風過的關係,不適合再搬重物,因此就沒回到螺絲工廠工作,8年前找到送貨員的工作,直到現在工作都很穩定。

林國浚說,醫生也特別交代曾中風過的人,5年內有百分之50的機率會再次中風,因此自己這幾年對於飲食、作息都特別注意,「記得10年前我倒下時昏迷指數僅有3,醫生說甚至可能會無法再醒過來,如今能再回去工作真的很不容易,我想鼓勵一樣中風的病友們,復健過程一定會辛苦,但意志力真的很重要,也一定要有規律的生活跟好的運動習慣。」

今年20歲、原就讀大2的女兒小妤說,因爸爸的關係,自己從國小就開始練習空手道,但今年因練習時膝蓋韌帶斷裂,先暫停學業在壽司店工作,「爸發生事情時雖然我還小,但我都還記得他住在加護病房很長的時間,當時我去看他時,他很用力的牽住我的手,我才放心他真的都沒事,只是那時爸倒下阿嬤又癌末,就算我那時年紀小,也都知道家裡經濟狀況不好過,生活是很辛苦的。」小妤又說,今天再聽到爸爸跟爺爺提醒往事,「我們真的很感謝曾經的這份協助,也覺得很感動,現在爸爸身體都很好,能夠正常上下班,我也有工作能力,希望能多賺點錢補貼家裡,讓爸爸跟爺爺不用那麼辛苦,也再次謝謝大家10年前對我們家的幫助。」

林國浚(中)與父親(右)及女兒(左)看著2012年《蘋果日報》暖流版的剪報,感謝大眾曾給予的協助。李佳玲攝
林國浚(中)與父親(右)及女兒(左)看著2012年《蘋果日報》暖流版的剪報,感謝大眾曾給予的協助。李佳玲攝

51歲的莊先生自2012年7月起每月固定以信用卡捐款指定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每一戶急難家庭,莊先生說,自己曾聽同事分享,每月捐款1萬元認養弱勢孩童,即便自己生活辛苦都努力擠出錢來持續捐款,「我聽到他的分享後,心裡覺得很感動,引發我想要行善,選擇蘋果慈善基金會是因為能夠明確地看到每位個案狀況,很清楚地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莊先生說,進行了近10年的指定捐款後,去年12月底每月加碼500元加入蘋果慈善基金會「不指定捐款」,莊先生說,知道蘋果慈善基金會獨立運作後必須自行負擔人事行政費,「過去我每月固定捐款金額約1萬元,平均分配給指定個案,雖然只是再多加500元,不到我總捐款的1%,但希望這份支持能讓蘋果慈善基金會繼續服務,同時也能在第一時間幫助到急難家庭。」莊先生提到,此次透過記者分享10年前受助的林先生一家的現況,真的很感動,「身為捐款人,只盼在急難家庭最無助時,可以真正幫到他們,無論有沒有變好,但都能因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而不會覺得絕望。」(李佳玲/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感謝在此艱困時期,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感謝在疫情與生活壓力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