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暖流】顧家好爸爸中風倒 新住民妻盼重回簡單幸福的家

採訪/攝影 向高彬

基金會編號:A5453  

意外病變來得突然,44歲周育蔚11月初腦出血中風右癱、失語精神認知退化,在醫院住了近2個月,12月中下旬返家,定期至醫院復健,讓菲律賓籍新住民太太周心愉措手不及,家中12歲獨生女小涵仍讀國一,43歲周心愉現需照顧先生復健難做工,她愁如今一家3口生活忙亂。

記者初訪時,來到周心愉一家居住處,由於周心愉中文能力不好,她先前日常溝通都以簡單英文及一點中文與她的夫、女講話;記者與轉介關懷此案的當地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同訪時,現場有菲律賓語通譯協助與周心愉以菲律賓母語溝通,讓周心愉可以更清楚說明她的想法。

左圖為周心愉(右)和就讀國一的女兒當時盼望著住院先生好轉。右圖是12月中旬以前中風住院的周心愉先生目前仍失語。向高彬攝
左圖為周心愉(右)和就讀國一的女兒當時盼望著住院先生好轉。右圖是12月中旬以前中風住院的周心愉先生目前仍失語。向高彬攝

周心愉回述,自身在當地大學畢,因當地工作少且工資低,19年前台灣電子廠在當地招募外籍移工,她來台任作業員,認識工廠同事周育蔚,待她很親切、照顧她初到異鄉的人生地不熟,兩人日久生情談戀愛,婚後生育獨生女小涵,先前她照顧幼女,6年前再回電子廠工作,與先生同產業、但不同家工廠做事,這些年夫妻合力攢錢貸購現住屋,先前尚剛好支應3口家計。

記者問她先生個性及來台生活適應?她回:先生是好先生、好爸爸,他的個性很好,沒有抽煙喝酒吃檳榔習慣,「他都不會出去找朋友吃喝玩樂,休假就是在家陪我們,有時我們家人會一起出去走走。」她又說,在台灣這10多年,和先生一起擁有簡單幸福的家,「我覺得很快樂,本來以為日子會這樣一直過下去,沒想到先生突然生病了。」她提到,今年4月菲律賓娘家父病逝,她們曾返鄉送終,用掉原本夫妻微薄積蓄,本想兩人都有工作能力,錢慢慢再存就有,豈料父剛逝半年、接連夫就中風病倒,一時手頭緊難以應急。

周心愉說,先生11月初出事那天,原本有答應當天下午接女兒下課回家,但女兒卻沒等到爸去學校接她,自行走回家,發現爸在房間熟睡、以為他只是勞累在休息,等到周心愉晚間7點到家,發現先生昏迷叫喚不醒,趕緊叫救護車送醫急救,醫師詳查是左腦出血中風,緊急開顱手術,術後先生雖有醒了,但只會嗚嗚啊啊,沒法講話表達,精神智能似乎有退化,右邊手腳都沒有力氣,醫師評估往後需要半年以上復健,「我擔心不知道再來他會變怎麼樣?他可以恢復到什麼樣子?先生是家庭的支柱,現在他生病了,不知道我撐得住嗎?」此段她以菲律賓文講話時,不停掉淚,記者也能同情感受她的傷心。

44歲周育蔚因腦出血中風右癱,現難講話表達。向高彬攝
44歲周育蔚因腦出血中風右癱,現難講話表達。向高彬攝

周心愉表示,由於女兒尚讀國一,之前先生住院期間暫請看護照顧,由先生勞保及工廠團保貼補看護醫費,但先生出院返家休養後就無理賠,往後先生需長期復健,周心愉辦留職停薪陪顧先生,頓失兩夫妻收入,她愁往後3口家計,「先生很疼愛我,我會好好照顧他,我只希望他快點好,我們家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生活。」

讀國一的女兒小涵說,媽媽曾教她菲律賓語,但她都學不會,日常生活她與媽媽以簡單英文交談,若有較難的事情就會請英文較好的爸爸來跟媽媽說,「爸媽的感情好,雖然有時他們會小吵,但都是過沒兩天就好了。」記者問小涵心中的爸爸,她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爸爸,我從小就很崇拜他,他辛苦做事賺錢養家,工作很辛苦,而且他很用心照顧和陪伴我們。」

採訪時,周育蔚原住外縣市老家的75歲老母阿玉婆剛好來探望,她跟記者說,與亡夫育有4子,育蔚排老么,她近6年都在老家與單身三兒子阿民同住,及照顧摔車後中風腦傷成植物人的單身長子阿毅,只是長子阿毅已於11月中病逝,她前陣子先處理好長子後事,近日再來探望育蔚家,「小兒子育蔚一家都在外地生活,他病前常打電話跟我問好,很孝順關心我,之前他住院時我最近用視訊看他,他都不會講話,我很煩惱,我希望有好醫師,把他醫好,我也都一直拜求神明保佑他。」初訪時,周心愉母女及阿玉婆,與在醫院的周育蔚經看護協助視訊,見周育蔚發出「嗚嗚啊啊」聲,表情激動,周心愉和女兒都掉淚要他加油。

周心愉(右)和就讀國一的女兒盼一家恢復原本生活。向高彬攝
周心愉(右)和就讀國一的女兒盼一家恢復原本生活。向高彬攝

在周育蔚出院後,記者再用電訪周家,周心愉正在照顧先生,阿玉婆說:「兒子還是沒辦法說話,行動不便,因為住院期滿一定要返家了,現在由媳婦每天帶去復健。」

周育蔚的三哥阿民說,自身做保全、尚欠卡債,無力多幫育蔚家,「小弟可能不會那麼快好,我們家族都有高血壓遺傳,媽媽本身還有糖尿病,大哥不在了,以後我和二哥得要照顧老媽。」周心愉的菲律賓娘家父及大哥都過世,現由姊姊照顧娘家母。周育蔚的工廠同事蔡小姐說,工作認識約5年,周育蔚做事認真、和善好相處,「他太太不太會講中文,他病倒後,我和菲律賓外籍同事就來和他太太聯絡,幫忙辦請假這些事。」

當地醫院社工已介入關懷,評估協辦醫費補助;當地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表示,正協辦當地公所及孩子學校急難救助,周育蔚新住民太太周心愉的外籍娘家本就清苦,夫家老母年邁、手足經濟能幫有限,經評估再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暫紓窘苦。(向高彬/綜合報導)

周心愉一家3口感情好,昔日出遊照。向高彬翻攝
周心愉一家3口感情好,昔日出遊照。向高彬翻攝

基金會編號:A5453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感謝在此艱困時期,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感謝在疫情與生活壓力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可利用以下方式進行捐款:
1.線上捐款 或點選下載:信用卡表格 (電腦版),填妥資料並簽名(與信用卡同式之有效簽名),傳真(02-66006661)或mail至基金會(hope85@apcharity.org.tw)

2.郵局劃撥
帳號:19760252
戶名:蘋果慈善基金會
請於劃撥單左邊通訊欄註明您欲指定捐助對象之基金會編號

3.ATM轉帳或銀行匯款
帳戶名稱:財團法人台北市蘋果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簡稱"蘋果慈善基金會"亦可)
銀行名稱:台新銀行建北分行 (銀行代碼:812)
帳號:068-101-209-00000
轉帳完成後再請來電基金會(或電郵至基金會信箱:hope85@apcharity.org.tw )提供帳號後五碼、指定轉交的基金會編號,以及收據開立之姓名、電話、地址等資訊,基金會將為您記錄捐款資料

4.郵寄現金與支票:
支票抬頭為:蘋果慈善基金會
將支票或現金及捐款者基本資料,掛號郵寄至「114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38號‧蘋果慈善基金會收」。若有指定對象,請在信封上或來信及表格中附上註明基金會編號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