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暖流】單親母乳癌末併肺腦骨轉移 欣慰兒女努力向上拼脫貧

採訪/攝影 張嘉恬

基金會編號:A5749  

51歲單親媽阿儀(廖津儀)說:「我曾經想過別人50歲可能在規劃退休日子,自己卻來演這齣人生悲劇,但很幸運是有兒女陪我抗癌,我才有勇氣活到現在。」阿儀1年多前罹患乳癌四期,癌細胞陸續擴散至骨頭、肺與腦,即使治療之路漫長難測,對她而言兒女的早熟懂事、奮力脫貧是她治癌的最佳良方。

才屆知天命的50歲年紀,阿儀頭髮因癌病治療而顯稀疏,她拄著拐杖開啟租住處公寓大門,再倚靠拐杖緩步走至沙發坐下後說,和前夫育有現年20歲長女、18歲升讀大一兒子以及15歲升讀專一的次女,她停頓半响,思索了一會兒後欲言又止,提及因前夫4年前對長女暴力對待,她訴諸法律後長女隔離安置,整個家分崩離析,長女歷經身心療癒與調適歷程後,目前在外地租屋生活,前夫也於3年前入獄,近年來她仰賴按件計酬的帳務零工每月平均收入約3萬元再加上低收補助,支應租屋同住的兒子及次女生活開銷。

阿儀(左)感念孩子陪伴抗癌不禁落下感動淚水,升讀大一的18歲兒子(右)幫她拭淚,中為升讀專一的15歲女兒。張嘉恬攝
阿儀(左)感念孩子陪伴抗癌不禁落下感動淚水,升讀大一的18歲兒子(右)幫她拭淚,中為升讀專一的15歲女兒。張嘉恬攝

她說,家變後她自覺只要還能工作,為兒女咬牙辛苦打拼是甜蜜的負擔,無奈為母則強的心也難抵疾病考驗,1年多前發現乳癌時雖是四期,但醫生評估先口服賀爾蒙藥物搭配化療控制,再決定是否手術,當時她因從事記帳工作體力尚可應付工作,但次女因家變及她罹癌病引發身心症狀,「4年前家裡出事小女兒才小四,之後我又得癌症,女兒怕連媽媽都沒有了,孩子小不會抒發情緒壓力,常常掉眼淚、關在房間」,去年9月開始她密集帶次女就醫,因憂鬱和躁鬱狀況至今定期回診身心科、服藥控制。

阿儀說,去年她密集陪伴女兒求診身心科後自己療程曾一度中斷,未料年底檢查癌細胞已擴散骨頭,今年3月肺與腦部也有,髖骨和腦部都做了放療,所以目前走路需拐杖,記憶減退也常暈眩。近半年來阿儀也因治療體力無法再負荷工作,積蓄用盡之外還向人周轉快20萬。

採訪至晚間,阿儀看著正在清洗碗盤又急忙和哥哥整理回收物、趕忙倒垃圾的兒女,感動又不捨地說,小女兒考量家境,「想先工作賺錢同時照顧我,原本有國中畢業後暫不升學的打算,還好兒子對妹妹開導說,讀書是脫貧的捷徑,小女兒才改變想法」。阿儀接著說,兒女也不負所望,暑假後將分別升讀醫學大學與護專,提及兒女的精進向上,阿儀的病容因感動的一抹微笑而煙消雲散。阿儀15歲小女兒小恩倒了垃圾進家門,清潔手部後從冰箱拿出醫院提供、增加白血球降低感染的自行施打針劑幫媽媽施打,小恩熟練地處理完畢,接續拿藥物讓媽媽服下,儼然是媽媽的貼身照護者,小恩說,4年多前家變後媽媽接著罹癌,姊姊在外地,哥哥住校,「我壓力真的超大,那時候也常有不好的念頭,學校輔導主任和老師們都很關心我,哥哥勸我還有師長開導,我後來決定念護專,一來因為學校離家近又可以有醫護經驗,未來可以一直照顧媽媽,再來是五專畢業就可以賺錢」。

51歲的阿儀(右)在醫院化療時因體弱,15歲女兒在旁照料陪伴。張嘉恬攝
51歲的阿儀(右)在醫院化療時因體弱,15歲女兒在旁照料陪伴。張嘉恬攝

阿儀18歲將升讀醫學大學一年級的兒子小廣說:「媽媽是我看過最堅強的女人,歷經家裡的事還有癌症,為了我們依然正面積極過日子,本來高一高二時我對讀書興趣沒那麼大,但從媽媽罹癌開始,我就知道自己要為扛起這個家做準備了,因為我是唯一的男孩子。我小時候有吃過動症的藥,後來停藥,到高三我想全力衝刺才開始再服藥提升專注力,雖然媽媽有天會離開我們,但未來我會努力讀書、打工、賺錢,讓媽媽有好的醫療和照顧,陪我們久一點,最近我才剛找到小吃店暑期工讀,要開始多幫家裡一些了。」

一旁阿儀靜靜聽著兒女的一席話,臉頰已滿是喜悅的淚水。記者透過電話聯繫阿儀在外地工作的20歲長女,她說,身心調適後目前在外地擔任行政助理,2萬多元收入扣除房租和生活費後,盡力不定期支應1、2千元,她哽咽說:「很愛媽媽,為我們付出非常多,我很為弟弟妹妹驕傲,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學校,我們長大了,希望媽媽把注意力放回自己,好好養病。」

因阿儀罹癌體弱,15歲升讀專一的女兒盡力分擔家務。張嘉恬攝
因阿儀罹癌體弱,15歲升讀專一的女兒盡力分擔家務。張嘉恬攝

小廣高中導師說,小廣媽媽生病後家計緊絀,學校協助申請獎助學金,導師也私下自行協助英文檢定報名費,「學校盡力協助,也相信小廣未來充滿可能性,媽媽病後他開始發奮讀書,成績進步很多,放棄遠地的國立大學選擇離家近的學校,就是為了能就近照顧到媽媽和妹妹」。小恩國中的輔導老師說,小恩孝順盡責,今年上半年小恩哥哥還在外地住校就學,小恩和媽媽相互陪伴照顧、彼此依賴,也因此小恩情緒易因媽媽病況起伏,下學期時學校因應小恩得照料媽媽,讓她可以上半天課,考量家計師長們也募集了4萬多元支應其生活費,「希望在情緒陪伴和生活層面都盡力給予支持,讓孩子心懷希望,也樂見了曙光,孩子考上想念的學校,事情往好的方向前進」。

阿儀父親已仙逝,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由娘家2名出嫁的妹妹照料,難有餘力再協助。目前阿儀家仰賴低收補助每月1萬3650元,已扣除租屋補助後的房租尚要1萬2000元,不敷3口醫療交通與生活開銷,5月初阿儀雖經社會局媒合民間慈善單位共獲約17萬元善款,但已用於近3個月的房租、生活與醫病開銷。當地社福中心社工表示,因民間資源有限故再轉介至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急難金撥款紓困。(張嘉恬/綜合報導)

基金會編號:A5749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