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暖蘋果】堅強外配妻送走癌夫拉拔子女長大 保留9年前報導永記恩情

採訪/攝影 李佳玲

「這份報紙我會一直保留著,就是希望未來讓孩子,甚至孫子都能知道,我們家曾有這麼多人幫助過我們,這麼多年,我也一直將幫助過我們的人都記在心中。」45歲的佩佩(徐佩佩)見到記者前來,拿出9年前2015年11月16日《蘋果日報》暖流版剪報,看著略為泛黃及充滿摺痕剪報,佩佩說,雖然當時報導中罹直腸癌的先生阿松已在2018年4月時病逝,但自己一直都將報紙好好保存,謹記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女兒也在去年高中畢業後加入志願役,自己則在朋友協助下,在鎮上擺攤賣臭豆腐,努力靠自己力量拉拔2個孩子長大。

周三下午記者來到佩佩擺攤臭豆腐攤販,簡單店面擺滿她種的植栽,戶外用餐區整理得乾淨整齊,搭配上植栽點綴更顯溫馨。佩佩說,自己很喜歡花花草草,所以很用心裝飾店裡,只是昨天剛好豆腐賣完了,所以今天公休準備食材跟製作泡菜,因此才有辦法好好坐下來跟記者聊一聊,不然平時總是忙著備料跟顧店,要到晚上9點後才有辦法休息。

左圖為9年前撐家夫阿松病倒時,佩佩必須醫院家中兩頭跑,當時兒子小成(右)才讀小二,女兒小涵(左)也才小五,《蘋果日報》暖流版披露困境。李佳玲翻攝。右圖為夫逝後佩佩(中)與長大的女兒小涵及小成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當年的愛心協力。佩佩提供
左圖為9年前撐家夫阿松病倒時,佩佩必須醫院家中兩頭跑,當時兒子小成(右)才讀小二,女兒小涵(左)也才小五,《蘋果日報》暖流版披露困境。李佳玲翻攝。右圖為夫逝後佩佩(中)與長大的女兒小涵及小成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當年的愛心協力。佩佩提供

接著,佩佩從資料夾內拿出2015年11月16日《蘋果日報》暖流版的剪報,佩佩說,知道記者要再來關心,自己將9年前的剪報帶來,看著報導上阿松罹癌住院時照片,佩佩緩緩訴說起當年狀況,她提到,自己是印尼籍外配,20年前嫁到台灣,與先生陸續生下2子女,早年先生是在外地從事電鍍工作,但後來工作不順加上為顧公婆,才搬回東部偏鄉,生病前先生曾做過照顧服務員,但因骨刺難搬重,又改與朋友一起務農,「先生搬回老家後,因工作不順心情不好就會喝酒,一度脾臟發炎,所以身體本來就不太好,又愛吃烤炸食物。」

佩佩說,其實先生早就察覺身體有異狀,好幾次上廁所出血,但以為是痔瘡,到附近診所拿藥吃,後來是肚子痛到受不了,甚至沒辦法上廁所才至醫院檢查,「那時候醫生說,他的肛門已被腫瘤給塞住,緊急開刀切除腫瘤並裝腸造口,已是直腸癌第四期了…。」佩佩說,2個孩子當時大女兒讀小五,小兒子則才小二,先生開完刀後接續進行化療,但家中離醫院遠,坐火車就要一個多小時,因此自己只能託付公公或同鄉友人幫忙看顧孩子,自己在醫院顧先生,再擠出點時間去做清潔零工多少賺點錢。

左圖為9年前撐家夫阿松病倒時,佩佩必須醫院家中兩頭跑,當時兒子小成(右)才讀小二,女兒小涵(左)也才小五。李佳玲翻攝。右圖為佩佩與兒子小成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目前佩佩在臭豆腐店工作,已就讀高一的兒子小成也會至店內幫忙。李佳玲攝
左圖為9年前撐家夫阿松病倒時,佩佩必須醫院家中兩頭跑,當時兒子小成(右)才讀小二,女兒小涵(左)也才小五。李佳玲翻攝。右圖為佩佩與兒子小成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目前佩佩在臭豆腐店工作,已就讀高一的兒子小成也會至店內幫忙。李佳玲攝

佩佩說,先生沒有保險,病後家裡四口僅靠自己清潔零工每月5千,再加上低收補助5千多,共約1萬元,但當時房租每月就要5千元,生活很緊,加上先生腸造口耗材一個月也就要快5千元,醫院社工看到她是外配主動關心家中情況,並幫忙轉介至蘋果慈善基金會,「一開始先生覺得不好意思要麻煩別人,本來是拒絕的,是社工說孩子還小要他多想想,後來才同意蘋果慈善基金會來關心。」

2015年9月底經醫院社工轉介佩佩家困境至蘋果慈善基金會,基金會記者訪視後,先從「不指定」急難金撥款3萬元紓困,《蘋果》暖流於2015年11月16日披露家中困境《扛家父罹癌 憂孩子怎辦》(基金會編號:A3798),轉贈讀者捐款共79萬3187元,以開立22張支票按月兌現協助。

佩佩保留著9年前《蘋果日報》暖流版剪報,感恩著每一位曾協助過家中的捐款人。李佳玲翻攝
佩佩保留著9年前《蘋果日報》暖流版剪報,感恩著每一位曾協助過家中的捐款人。李佳玲翻攝

提起已病逝先生阿松,佩佩說,先生從發現罹癌到病逝3年多時間,走的時候女兒讀國一,兒子才小四,「他生病前非常感謝有這筆錢幫助,讓他可以多陪孩子,而自從他生病後,他看到我為了他奔波,個性也改變很多,比較會體諒我,曾有段時間他身體較好,會帶著孩子去火車站看火車,和孩子到山上走走。」佩佩說,先生罹癌後因治療都吃不太下,當時有了這筆款項後,才能讓先生吃好點多喝一點營養品,「最後先生要離開前也說,他覺得很愧疚沒能留下什麼給我和孩子,但因為有這筆捐款,他總說,這是上天的幫忙找了這麼多社會大眾的協助,也是他唯一能留給我們的…,所以我也很省著用,一直用到孩子上國中。」

阿松(中)生前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讓他可以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佩佩提供
阿松(中)生前感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讓他可以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佩佩提供

2018年4月阿松病逝後,佩佩原做清潔工,後來存了點錢後,先與朋友在市場擺攤賣印尼菜,但生意不好幾個月後就收起來,接著到鎮上的韓式料理店工作,認識到現在臭豆腐店老闆,「他原要和太太一起開臭豆腐店,但太太也因病離開,所以暫緩開店計畫,後來看到我在市場擺攤賣印尼料理,老闆覺得我很認真負責,所以讓我在韓式料理店工作時,也學習怎麼做臭豆腐,直到3年前就將店給我負責。」

說著說著,佩佩將剛炸好的臭豆腐擺放盤子上,接著放上自製白蘿蔔絲,再放上一球泡菜,最後撒上九層塔,她笑說,從口味開發到擺盤都是自己發想,更有客人看到她用冰淇淋的勺子挖一球泡菜,說她這是「冰淇淋臭豆腐」。記者點開佩佩臭豆腐店內上google地圖評論,共有460多個評論4.5顆星好評價。佩佩說,她不擅長言詞,也不太會說話,對於網路也不懂,這些都是客人自發性鼓勵,看到大家喜歡就很開心。

佩佩現於臭豆腐店工作,從口味開發到擺盤都由她發想。李佳玲攝
佩佩現於臭豆腐店工作,從口味開發到擺盤都由她發想。李佳玲攝

採訪到一半,當年讀小二的兒子小成現已17歲升上高一,他剛放學到店裡,他和佩佩說,等等要跟朋友去釣魚會較晚回家,佩佩說,去年19歲女兒高中畢業後,主動提到想去當志願役,「她說對讀書較沒興趣,也覺得當兵能幫忙家裡,雖然起初不太習慣,也常打電話訴苦,但今年開始較很穩定,每月會匯個幾千元幫助家裡。」記者也詢問小成是否對當年報導有印象,他看了看報紙說,因為那時太小了,所以不太記得…。佩佩說:「真的很感謝9年前這些曾幫助過家裡的人,在9年前有這份協助不讓孩子餓肚子,也讓先生能多陪伴孩子,跟孩子能一段好回憶,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助真的走不到現在,我也希望孩子未來有能力都能回饋社會的愛心。」

佩佩(中)謝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現年19歲女兒(右)為志願役,17歲兒子則剛升高一。佩佩提供
佩佩(中)謝謝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愛心,現年19歲女兒(右)為志願役,17歲兒子則剛升高一。佩佩提供

合家歡協會執行長李艷芬說,協會為當地新住民關懷據點,認識佩佩將近20多年,從阿松大哥病前就提供關懷,「當時大哥癌末時,我們在旁可以感受到佩佩一路以來辛苦的照顧,甚至在大哥病後,他改變了自己原先的個性變得柔軟許多,那段期間也是他們家庭關係最緊密的時候,看著佩佩一路走來,真的很敬佩她的堅強及韌性,這幾年她工作較穩定,我常去買臭豆腐時也會看到她較有笑容,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從2020年加入蘋果慈善基金會陸續用父母親名義捐款的蔡小姐分享,自幼因母親有捐款習慣,因此受到影響,這些年除捐助蘋果慈善基金會外,也捐款許多不同單位,「後來我固定捐助較大筆款項至蘋果慈善基金會,主要是因為覺得款項帳目很透明,讓我覺得是可信任的。」蔡小姐說,自己的父親近年因腦傷生病,所以知道遭逢家人生病時無助及慌張是什麼心情,「希望這份幫助能協助他們度過短期的急難,讓孩子能好好求學,未來人生有不一樣可能性,這次聽到記者分享佩佩家情況,雖然先生最後還是離開了,但至少那段時間孩子能有父親陪伴,甚至有穩定工作,這就是我們捐款人所期盼的。」(李佳玲/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