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48歲男肩頸劇痛主動脈剝離2度手術 暫難工作老父母難撐5口
基金會編號:A5842
「我最怕的是自己以後都沒法工作賺錢了,日子過不下去,老婆、孩子怎麼辦。」48歲阿生(許明生)2個多月前(2024年11月)突發甲型主動脈剝離,緊急手術才保住性命,半個月前又再度住院開刀摘除2顆動脈瘤,還有另1段主動脈也有剝離情況,正用藥物控制,後續可能也要動刀,他憂自身病況惡化,怕一家生活之路從此墜入雲霧中,茫然不知如何往下走。
接著阿生拉起上衣,胸前有一道約40公分長的手術縫痕,他說,醫生說明主動脈的功能是將心臟打出來的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器官,「萬一破裂造成大出血,就算人就在醫院裡、馬上開刀,也不一定救得活,而我的主動脈像是遭逢地震的山路,很脆弱,隨時可能變得柔腸寸斷。」
一旁53歲太太阿菁說,先生2個多月前在家突感肩頸劇痛,「說他的脖子像被繩子綁住喘不過氣來」,叫救護車送急診才知是甲型主動脈剝離,她跪著求醫生救他,「我說阿生是很負責任、很顧家的老公,我們家沒他不行,所幸先生開刀順利才救回一命,住院期間詳細檢查,發現先生血壓動不動就飆到180、200,鼠蹊部兩側各長1顆動脈瘤,都有4、5公分大,隨時可能破裂,才在半個月前又住院手術。」
阿菁說,阿生主動脈剝離手術醫療費29萬多元,家裡存款只有3、4萬元,醫院社工協助減免9萬元,其餘17萬多元她刷卡繳付,「現在每月最低應繳金額就要1萬多元,但先生術後還需做呼吸訓練、手腳肌力等復健,也造成大小便失禁後遺症,主動脈也還有一些狀況需治療,先生這1、2年恐怕都沒法工作,生活開銷不知怎麼辦?」
阿菁說,她與阿生育18歲、讀大一獨生子小瑋,同住還有79歲公公、78歲婆婆,她罹躁鬰症、恐慌症多年,長期服藥控制,家計靠阿生做玻璃門窗製作安裝零工月賺4萬多元維持,公婆雖仍在路邊擺攤賣水果,但收入只敷兩老自身生活零用及慢性病醫病開銷。「那天阿生半夜在手術室搶救時,我怕他就這樣走了,我心裡一直默念阿彌陀佛,手術開了12個多小時,我的心就好像被放在油鍋上煎,很難受,幸好手術成功。」阿菁說,等到3天後阿生在加護病房甦醒,「我流著淚跟他說:『謝謝你這麼勇敢,能回來跟我們在一起!』」阿菁說,自從先生病倒後,「我吃不下、睡不著,甚至沒法排便,瘦了8公斤多,請身心科醫生開藥給我吃,還是沒改善。」 阿生聽見太太說的話,不禁哽咽說:「是我拖累這個家,讓家人擔心了。」
提起自身精神狀況,阿菁回述,早年她與先生在同間工廠做事,18年前、兒子小瑋才出生1個多月,主管突然告知兩人同時被裁員、明天就不用來了,「那間工廠沒勞保,也沒給我們資遣費,當下很突然,我們剛生孩子,手頭又沒存款,心情很慌張,過沒幾天我找到早餐店工作,但先生求職不順。」阿菁說,她工作做了10多天後,「有天起床突然喘不氣來,覺得自己隨時會昏倒,先生看我很不舒服,帶我到醫院掛急診,醫生做了檢查,問診知道我剛被裁員,診斷我這狀況是壓力造成,應該是恐慌症,要我去看身心科。」阿菁說,那時阿生也找不到合適工作,一家全靠舉債度日,直至失業半年多後才到玻璃門窗工廠當學徒。
阿菁搖頭嘆氣接著說,之後她到很多診所、醫院看診,「只不過吃了藥,有時精神會渾渾噩噩,這些年來每隔一陣子就嚐試找工作,像洗碗、清潔打掃這類時薪工,都是做了幾個禮拜,不是老闆看見我吃精神科藥物,婉轉說我不適合,就是我再出現情緒恐慌、呼吸困難的症狀,只能辭工休養。」阿菁說,她一直在小診所定期看診拿藥,無法做身障鑑定,「社福中心社工建議我還是要到大醫院穩定就醫,將來才能做身障鑑定、取得身障證明,每月至少能領4049元身障補助,孩子讀書註冊費也能減免。」
阿生看著太太講話,語速越來越快,情緒也更加激動,他說,太太的精神狀況沒法工作,「這不是她願意的,我只要她把孩子、我爸媽顧好就可以,經濟方面交給我來打拚」,他的工作要搬重物,又要爬上爬下,「近幾年下班回家,常覺得肩膀緊繃痠痛,有時還會頭痛,太太會幫我按摩、刮痧緩解」,這次他出事住院開刀,「醫生說頭痛、後頸部緊緊的,都是高血壓的徵兆,說我沒有危機意識,除了主動脈剝離,像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這些重病都是高血壓有關。」阿生說,之後他恐怕沒法再做勞力粗活,「我還不到50歲,還是要賺錢、對家庭做貢獻,等身體狀況穩定後,看看能不能找保全這些比較不用出力的工活來養家。」記者採訪至傍晚,阿生讀大一的獨生子小瑋放學回家,他一進家門,幫媽媽替爸爸手術傷口換藥,又幫爸量血壓做記錄。小瑋說,爸個性比較木訥、不愛說話,父子相處像朋友,「他不會用權威方式要我做什麼事,碰到事情都是溝通的,他也不會盯我的成績一定要考多好,他只盯我的做人,要我千萬不能碰毒品,把自己健康顧好,如果將來有家庭,一定要負責。」小瑋說,他今年到隔壁縣市上大學,「一則沒抽到宿舍床位,租屋房租太貴,二則媽精神狀況不大好,阿公阿嬤年紀又大了,我想每天都能回家陪家人」,現在每天騎機車轉火車通勤,來回要2個多小時,「現在爸爸病倒,我正在找校內打工機會,接下來放寒假,也會到住家附近餐廳、飲料店找時薪工作。」
阿生79歲爸爸阿富伯說,他與老伴育有3女1子,女兒都已出嫁,兩老一直與阿生一家同住,兒子做工勤勞,之前所掙工錢,都是全交給媳婦家用養孩子付房貸,「之前看他人好好的,想不到突然就生重病,我只有這個兒子,怎麼會不擔心,我常跟兒子說,事情發生了就只能面對,要他跟醫生配合,慢慢將身體治療調養好。」阿富伯說,他年輕時在菜市場賣水果養大4子女,「現在雖然老了,還是跟著老伴騎著三輪車到路邊擺攤做賣水果小生意,就當是做運動,扣掉攤位租金,每月能賺1萬餘元,現在兒子病倒,我們更要努力賺錢,可是做生意就看天吃飯,我們也都要80歲了,實在賺不了什麼錢。」
阿生78歲媽媽阿蘭婆說,她上個月才動右眼白內障手術,「醫生交代我不要哭,但我一想到兒子還是天天哭,哭到眼睛都看不清了,希望他的病能好,孫子還在讀大學,媳婦精神又不好,要兒子堅強把病治好。」阿生的三姊阿英說,她與2個姊姊生活都不好過,她家平時甚至還得跟朋友周轉,「我們很想幫忙弟家,但實在沒能力。」
阿菁娘家爸已往生,手足3人,她是老么,大哥在14年前已逝,阿菁姊姊說,媽媽已80歲,獨居老宅,平時她與阿菁輪流回娘家協助起居,「阿菁家經濟一直很緊,所以娘家媽日常開銷都是由她承擔,妹就負責出力,像陪媽回診、買三餐日常用品,如今妹夫病倒,我已盡力先拿2萬元給她救急,自己做公司基層文書工作,收入有限,再多沒能力了。」
當地社福中心社工說,阿生一家政府補助僅有父母中低老人補助每月共1萬6658元,已協助申請公所急難金2萬元,阿生仍需時日治療及休養復健,太太阿菁暫難工作,經評估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襄助紓困。(韓旭爾/綜合報導)
基金會編號:A5842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