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蘋果】10歲童骨髓移植健康上學去 單親母擁2子女謝5年前大力量
「謝謝大家!我已經到學校去上課了,現在已經讀4年級。」10歲就讀小4的豪豪摟著母親45歲張鄧明月,童言童語地表達感謝。5年多前,當時4歲豪豪因罹重症再生不良性貧血,須每周回診輸血,單親媽張鄧明月辭工照顧,家中還有1歲小女兒,張鄧明月說:「2020年因有蘋果慈善基金會轉來的捐款幫忙,才能幫助我捐骨髓給豪豪需要的醫藥費及生活費,現在他狀況穩定很多,也不用再輸血,3年前已經回到學校上課,現靠我做清潔工能好好照顧豪豪跟小女兒。」
農曆年後,記者來到張鄧明月3口家的租屋處,踏入屋內,她與10歲的豪豪跟已上小一的7歲小女兒宣宣才剛吃完晚餐,她說,家裡吃的都簡單,簡單炒個飯煎個蘿蔔糕就是一餐,看著豪豪大口吃飯模樣,她不好意思笑說:「豪豪吃的胖嘟嘟的,這幾次回診,連醫生都說他現在長得好大,有點太胖了。」
接著,張鄧明月緩緩提起豪豪發病過往,她說,自己來自越南,與前夫生有豪豪跟小女兒宣宣2子女,但剛懷小女兒沒多久,前夫就外遇,因此2人離婚,「後來靠我1個人在電子工廠工作,一個月賺4萬多,租屋顧2個孩子,雖然辛苦但也都還能夠支撐,不過,因為生活很緊,當時只好把原本有幫豪豪買的商業保險停掉了……。」
張鄧明月繼續說,沒想到,2019年3月豪豪4歲時,突然因為眼睛變黃,皮膚也都變得很黃,陸續住院檢查將近2個多月,但怎麼都查不出原因,後來再轉院檢查,才發現是再生不良性貧血,「醫生說,這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不好的病,接下來幾乎就是兩周、一個月就要跑醫院輸血一次,那時候醫生說必須要進行骨髓移植。」張鄧明月說,原先自己還有一點點存款,加上靠親戚朋友幫忙,在豪豪生病後勉強支撐了半年多,「那時候每周我要帶著豪豪回診,遇豪豪不舒服住院治療時,女兒必須要託給保母照顧,房租、女兒保母費,真的壓力很大,後來我到公所申請急難救助跟低收補助,公所的小姐知道家裡的狀況,幫忙找資源協助我們,同時幫我們轉介到蘋果慈善基金會。」
2020年4月蘋果慈善金會接獲當地公所急難救助承辦轉介張鄧明月家困境,基金會記者訪視後,先從「不指定」急難金撥款3萬元紓困。《蘋果》暖流於2020年6月2日披露家中困境《親媽苦育2幼娃 無奈5歲子罹重病》(基金會編號:A4918),轉贈1603筆讀者捐款共141萬4280元,以開立30張支票按月兌現協助至2022年12月,基金會於善款撥畢後持續關懷,瞭解到豪豪雖已進行骨髓移植,但仍容易感染常感冒住院治療,張鄧明月常請假照顧,因此蘋果慈善基金會於2024年、2025年分別從「不指定」捐款提撥過好年補助金協力。
聽著張鄧明月講述著過往的情況,10歲的豪豪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載我去醫院都是騎摩托車,我騎摩托車的時候嘴巴都張開開的,才會吸到病毒生病。」聽到豪豪所說,張鄧明月捏了捏豪豪肚子開玩笑地說:「吸到什麼病毒,是胖胖病毒嗎?」豪豪邊笑邊被張鄧明月摟入懷裡。張鄧明月苦笑著說,因家住的醫院遠,去醫院一趟計程車就要1千多,根本沒錢,加上豪豪治療後容易嘔吐不舒服,所以只能夠在機車後面加上靠墊,然後騎1個多小時的摩托車帶孩子回診,「好幾次騎到一半豪豪不舒服,我就停在路邊陪著他,讓他吐,然後再慢慢騎回家……。」
張鄧明月說,真的很感謝當時有這筆善款,「4年前在醫生建議下最後由我捐骨髓給兒子,我在手術前真的很害怕,怕萬一我怎麼樣了,2個孩子該怎麼辦,但還好手術後都順利,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是開立支票按月兌現,所以每月4萬元幫助我,讓我那幾個月可以好好休息,幫忙豪豪自費的藥錢、支付妹妹的保母費。」張鄧明月說,3年前豪豪穩定後,開始到國小上課,直接從小二開始。接著張鄧明月指著客廳的一台按摩椅說,自己在孩子上課後開始到派遣公司做清潔工,「這個按摩椅跟卡拉ok機都是我打掃的客人不要的,讓我們可免費拿回家用,像按摩椅雖然下面壞掉了,但上面還可以用。」
張鄧明月說,真的非常謝謝捐款人的愛心,善款協助家中將近4年多時間,「受到大家幫助時,妹妹才1歲多,現已經7歲,豪豪也已經10歲了,2個孩子都去上課了,我跟小朋友的生活都很穩定,只是豪豪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還是要特別多照顧,但至少現在只要每月回診就好,我也有比較彈性的工作,萬一豪豪有什麼狀況,我都能夠隨時照顧他。」
張鄧明月說,目前自己做清潔等派遣工,每月約賺3萬多,再加上低收及家扶中心補助共約4萬元,扣掉房租7千,3口生活都還能穩定,「現在我只希望豪豪身體狀況都穩定,然後2個孩子平平安安就好。」豪豪也分享說,現在在學校最喜歡跟同學一起玩樂高,也喜歡畫畫,他指著牆上的塗鴉說,「這個機器人就是我畫的,旁邊那些女生是妹妹畫的。」接著,豪豪抱著張鄧明月靦腆的說:「謝謝很多不認識的捐款人,還有媽媽照顧我們,我最愛媽媽了!」
從2020年開始加入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行列的唐子鏞先生說,最早是透過《蘋果日報》認識基金會的服務,「基金會有詳細的個案追蹤,款項流向透明,因此開始捐款支持。」唐子鏞先生說,後來《蘋果日報》在台灣停刊後,「我又上網搜尋有沒有信任的單位可捐款時,看到有人推薦蘋果慈善基金會,我在網站上看到基金會的說明,仍跟過往一樣,因此繼續線上捐款支持。」
唐子鏞先生提到,自己從25歲剛畢業開始,固定每月領到薪水就會提撥一定比例做公益,「我覺得很多遇到急難的家庭,僅是因為出生在較不公平的環境,想到自己的運氣比較好一點,希望在能力範圍內可盡量幫助其他弱勢家庭。」唐子鏞先生也分享,除蘋果慈善基金會外,也有捐款予勵馨基金會、食物銀行跟偏鄉的基督教醫院,「知道蘋果慈善基金會現獨立運作後,有公告以不指定捐款支付人事行政費,因此除了捐助轉交指定個案和助學專戶外,我也有捐助不指定捐款,這次透過記者分享追蹤服務家庭,知道豪豪身體狀況穩定,已經能回學校上課,心裡真的感動,也祝福他們一家一切平安。」(李佳玲/綜合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