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暖流結案A5851】社福共助 17歲女謝善款助顧癌母治療休養

採訪/攝影 仲芝蓉

17歲休學顧罹癌單親母的小錡(右)經公所課員許翡珊見證,收下讀者善款。仲芝蓉攝
17歲休學顧罹癌單親母的小錡(右)經公所課員許翡珊見證,收下讀者善款。仲芝蓉攝

A5851結案報告

2025年1月17日《暖流》報導阿瑛家《17歲女休學撐顧罹癌單親母  租住4坪套房「陪伴盼媽好起」》,此案經公所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於1月7日自「不指定」捐款先提撥急難金3萬元紓困,後因阿瑛家困境於1月16日已接受其他社福團體及媒體報導協力,蘋果慈善基金會平台考量資源不重覆,《暖流》報導於刊登同日取下並僅代收當日51筆指定捐款共4萬4839元,於2月26日全數轉贈阿瑛家。

送款時,記者與阿瑛17歲女兒小錡相約到當地公所,小錡攙扶著45歲罹乳癌轉移腦的媽媽阿瑛,趁回診斷層掃描檢查前,來到公所領取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支票,無力久站的阿瑛則在一旁椅子上休息。小錡收下支票說:「媽媽每隔2周要回診化療,一待就是整天在醫院,療程還要多長還不知道,家裡沒人可以照顧媽媽,我只好休學,先照顧媽媽,等她好起來,以後再打算」。

小錡原本讀餐飲科建教班高三,但去年10月媽媽乳癌復發,接連兩個月常跑醫院檢查、治療,那時餐廳建教工作難請假,小錡於是決定休學顧母。阿瑛回述,自己原從事清潔工,2023年11月發現罹患三陰性乳癌,起初還能趁治療空擋打工,但化療後身體虛弱無力再工作,未料才過半年時間,腫瘤從3公分長至7公分,阿瑛轉院手術切除病灶,並持續化療。然而,三陰性乳癌惡性度高,復發率及轉移率皆高且治療不易,阿瑛嘆,去年10月切除病灶處長出新腫瘤,癌細胞更轉移腦,影響行動能力,起居全賴女兒小錡照顧。

小錡接著說,之前家裡就是低收入戶,建教班餐廳工作加上低收補助,每月共有3萬多元,扣房租、水電費等,還有2萬多元母女生活,但自己休學後,低收入戶就學補助6825元停領,自己到日式連鎖餐廳打工,因能每周排班,媽媽臨時有狀況才顧得到,但薪水只剩約1萬元。當地公所課員許翡珊說,阿瑛住院時經由醫院社工通報社會局社工,再轉由社福中心及公所同步協助尋找各慈善單位協力,當時公所已申請地方慈善會救助金2萬元,社福中心也補助單筆急難金1萬元,去年12月下旬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記者訪視後,今年1月7日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3萬元暫紓困。(仲芝蓉/新北報導)

蘋果慈善基金會於2024年接獲當地公所轉介阿瑛母女困境後,於2025年1月7日先提撥急難金3萬元協力,並於2025年1月17日代收51筆讀者善款共4萬4839元,於2月26日全數轉贈阿瑛母女,圖為捐款徵信明細一覽表。李佳玲製
蘋果慈善基金會於2024年接獲當地公所轉介阿瑛母女困境後,於2025年1月7日先提撥急難金3萬元協力,並於2025年1月17日代收51筆讀者善款共4萬4839元,於2月26日全數轉贈阿瑛母女,圖為捐款徵信明細一覽表。李佳玲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