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暖流】務農兩老不捨癌兒 「如果他不好了,我們怎麼辦?」

採訪/攝影 韓旭爾

基金會編號:A5893  

「我一個健康的孩子,突然醫生說長惡性腫瘤,有哪個當媽媽的人能接受,我傷心又難過。」時序入春,到醫院訪視時,院內植裁花團錦簇,但66歲的阿賢婆卻難有好心情,她在醫院照顧罹患4期齒齦癌的未婚兒子阿偉(鍾永偉),她不捨嘆道,阿偉才44歲,沒想到卻病得這麼嚴重,很擔心他過不了這一關,「我只有這個兒子,如果他不好了,我們兩老怎麼辦?」

躺在病床上的阿偉右臉頰略為腫脹,他嘴無法張太開。阿偉說,他與媽媽、71歲爸爸同住偏鄉農村,家裡還有11歲、讀小五的外甥小佑,多年來他與父母在自有及租賃共約6分大農地種小蕃茄、芭樂等營生,爸媽有年紀、手腳不方便,「像除草、噴藥這些粗重工活都是我做」,他農閒時兼做別人農田雜工,平時每月約3、4萬元,支應4口家用並償還先前農作生活貸款,一家尚能簡單度日;他從年輕時至今有多年煙癮、但不碰檳榔酒,半年前發覺右臼齒牙齦腫脹,「沒感覺疼痛」,以為火氣大,數次到藥房買成藥服用不見好轉,今年初到牙科診所看病,「醫生說是牙齦膿包,先用針刺破,再開抗生素服用」,不料才過2天,腫脹加劇,又不時抽痛,2月初再到大醫院檢查,「當時切片為良性,醫生診斷是感染,安排2月底住院做清創,沒想到術前再切片,竟查出罹患齒齦癌第4期。」

44歲罹患4期齒齦癌的阿偉(左)住院治療,66歲媽媽阿賢婆陪伴照顧。韓旭爾攝
44歲罹患4期齒齦癌的阿偉(左)住院治療,66歲媽媽阿賢婆陪伴照顧。韓旭爾攝

阿偉面露愁容說,他臉部外觀沒啥變化,但腫瘤卻已7公分多,「醫生說我癌細胞都長在顱內,如果現在動手術,我右眼、鼻子和右耳都沒了,而且這麼大的傷口,很難補起來,我嚇呆了。」阿偉說,得知罹癌當下他崩潰過、絕望過,但現在已接受事實,心情歸於平靜,目前正住院做動脈化療及放療,預計5月初完成療程,屆時再評估手術,「醫生說這種方式是將化療藥物直接打到供應癌腫瘤血流的動脈,療效更直接,腫瘤應該能變小,一切會往好的方向走,我想既然遇到了還是要想辦法把病治好,家裡2個老人家都在,無論如何希望能再工作養家,這是做兒子的責任。」

一旁的阿賢婆說,她與老伴阿明伯共育1子3女,阿偉是老大,其他3女都離家生活多年,其中42歲的長女阿玲11年前未婚生下外孫小佑,「孩子出生1個多星期我就接回家照顧到現在,這些年來,阿玲沒有當媽的責任感,只有年節才回娘家看孩子,平時也沒寄生活費,我不知怎麼說她,但小佑是自己的外孫,我們不顧誰要顧。」阿賢婆說,小佑乖巧懂事,平時會主動做家事、幫忙煮菜,「我關節炎發作時,常坐在椅子上爬不起來,小佑會把肩膀借我當拐杖,讓我扶著他走路,很貼心。」

阿賢婆說,阿偉個性內向話不多,「長到這麼大,從沒見他交過女朋友」,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有好姻緣,「但4子女中,只有小女兒有結婚,既然沒緣份,我們也不強求。」阿賢婆說,阿偉跟小佑互動很好,把他當兒子一樣照顧,「我們這年紀,很多事情說不定,說病倒就病倒,本盼著至少家裡還有阿偉能好好把小佑養大,沒想到他卻病倒。」

阿賢婆說,兩老從年輕就務農討生活,「我們做到現在,老伴脊椎有問題,沒法久站、搬重物,最近常忘東忘西,有點失智症病兆。」阿賢婆邊說邊拉起褲管,露出嚴重變型的雙腿膝蓋,「我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嚴重,腳不太能走,這幾年農務大多是阿偉在做。」阿賢婆接著說,現在阿偉病倒,「營養品1個月就要上萬,來回醫院叫車每次要1500元,我們壓力很大,不知到哪裡生出錢來?唉!」

罹患4期齒齦癌的阿偉想到連累年邁父母為他擔憂,忍不住哽咽落淚。韓旭爾攝
罹患4期齒齦癌的阿偉想到連累年邁父母為他擔憂,忍不住哽咽落淚。韓旭爾攝

聽著媽媽說出愁憂,阿偉嘆道,3年多前長年在外地工作的二妹阿竹罹患3期子宮內膜癌,當時爸媽陸續向農會、親戚借了30多萬元應付醫病開銷,至今還沒還完,而阿竹在完成療程不久就失聯。隔日,記者到阿偉位於山區農村住處拜訪,見他71歲爸爸阿清伯帶著11歲、外孫小佑整理蕃茄園。小佑指著雜草叢生的地上說,以往除草工作都是舅舅在做,「舅住院快1個月,雜草一下子就長很高,原本種來自己吃的蔬菜也長不好。」小佑說,之前他放假時常跟著舅在果園做事,「舅為了賺錢養家,很累、很辛苦,我知道他的病很嚴重,天天打電話幫他加油。」小佑說:「我很久才見到媽媽1次,不會想媽媽。我最親的人就是阿公、阿嬤和舅舅,希望舅舅的病情能好一點,不要惡化,能好得快一點。」

阿清伯說,自從得知阿偉罹癌,「我吃不下也睡不好,最近幾乎每天都睡到半夜就醒來,一直胡思亂想,想為什麼兒子會變這樣子?我們要怎麼辦?」阿清伯說,近10年種小蕃茄,每年一收,每年12月到隔年的4月是產季,阿偉在2月住院前1天,還是硬撐著下田幫忙採果,只是去年颱風多,下雨也多,收成不佳,「今年收成扣掉種苗、肥料農藥錢以及包裝的紙箱袋子、運送到盤商的貨車費用……等於1整年收成只賺幾萬元,目前田裡需休耕整地,9月才種植。」阿清伯說,自有農地公告現值約百萬元,「之前陸續抵押向農會借了70萬元,每月還1萬2000元,還沒繳完,就算賣掉還能剩多少,我也希望將來兒子能找回健康的身體,能再下田幹活。」

當地里長表示,鄉下地方工作機會少,務農就是靠天吃飯,阿偉家雖然腳踏實地辛苦種水果,但日子很辛苦,得知他罹癌,正協助申請公所急難金補助,「只是聽說他要住院到5月初才出院,公所承辦還沒法訪視,但最多只能補助2、3萬元。」阿偉出嫁的小妹阿君表示,爸媽身體都不好,娘家主要靠哥做事,這些年,她都沒2個姊姊消息,「我家2個孩子才讀小學,我做外送員,先生做零工,這陣子盡力籌借1萬元幫哥哥,我真的沒太多能力幫忙娘家。」去電阿偉大妹阿玲,她接通聽到記者詢問,就直接掛電話,再去電就拒接。

阿偉71歲父親阿清伯(左)和阿偉就讀小五的外甥整理果園。韓旭爾攝
阿偉71歲父親阿清伯(左)和阿偉就讀小五的外甥整理果園。韓旭爾攝

服務弱勢家庭的台北市恩加貧困家庭協會總幹事楊靜齡說,阿偉家雖有許些農地資產,「但對務農人家而言,這是賴以為生的本錢,若將來阿偉病癒後再工作,農地是他討生活、再站起來的活路,更何況他眼前就醫生活需求急迫,一時間也難將土地出售變現。」楊靜齡表示,雖阿偉的大妹無責任感,孩子一出生就丟給娘家爸媽撫養至今,阿偉二妹讓爸媽借錢背債治癌,如今卻失聯、未曾回饋,徒增家人擔憂,在道德上可以批判,「但從客觀上,考量一家面臨現實困難,家住偏鄉,就醫交通時間金錢都比都市多出許多,癌症又需常往返回診治療,開銷更多,社會愛心共同協助可讓重病者安心治療。」

醫院社工表示,阿賢婆兩老領老農津貼每月共1萬6220元,阿偉癌病有重大傷病補助,直接醫療開銷不多,但每月營養品約1萬2000元,醫院已轉介地方慈善會補助3萬元,並提供數箱營養品協助,再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蘋果慈善基金會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暫紓困窘。(韓旭爾/綜合報導)

基金會編號:A5893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2號3樓)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面對貧困急難家庭,感謝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參與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您可利用線上信用卡、信用卡傳真刷卡、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匯款及郵寄現金與支票,上述捐款方式,您可點選基金會捐款方式一覽: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您指定透過蘋果慈善基金會轉贈的善款,蘋果慈善基金會均全數轉交指定對象;如蒙您「不指定」捐款,即共同匯入「急難救助金」,支持本會服務個案第一時間紓困及弱勢社福團體服務計畫,以及支持刷卡與郵政劃撥所需金融機構手續費與人事行政費。非常謝謝您與我們攜手向前。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專線:
0809-008585,02-66009980 

蘋果慈善基金會官方line ID:@hope85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蘋果慈善基金會粉絲團